您好,欢迎访问! 手机版

诗词丨二月芳草长,风动兰花香

阅读:100 2024-10-12 08:50:00



《兰花》

明·刘伯温


幽兰花,在空山,

美人爱之不可见,裂素写之明窗间。

幽兰花,何菲菲,

世方被佩资簏施,我欲纫之充佩韦,

袅袅独立众所非。

幽兰花,为谁好,露冷风清香自老。

兰生深山中,馥馥吐幽香。偶为世人赏,移之置高堂。绰约多姿的叶片,高洁淡雅;神韵兼备的芳香,沁人肺腑。

它身为草而不甘平庸,虽无骨却绝不靡弱,或许这就是兰花被称之为“君子”的原因吧。

生命的深层意义,常在于诱惑丛生中保持真我,不恋世间纷扰;于心灵躁动中趋向澄静,不眷凡尘浮华。


《古乐府·兰草自然香》

两汉·佚名


兰草自然香,生于大道旁。

要镰八九月,俱在束薪中。


兰花之香,不择出身,不问世事,静待花开花谢,顺其自然,只为在那一刻站好自己的岗,散发出自己的香。

它能进大雅之堂,也能处幽暗山林,不怕雨打风吹,不惧电闪雷鸣,笑傲一生。

待到花谢时,又能和茅草一起成为燃料,贡献自己最后的价值。

兰花的一生就仿佛是一位独行者,红尘潇洒,我自前行,做好自己,莫问前程。


《题徐明德墨兰》

明·薛纲


我爱幽兰异众芳,不将颜色媚春阳。
西风寒露深林下,任是无人也自香。

诗人薛纲最喜爱兰花,因为它不凭借自己的颜色来对春天的阳光献媚争宠,即使无人欣赏也能够自己散发芬芳。

世间千变万化,社会瞬息万变,唯有兰花精神,千百年来一如既往,当社会各种风潮向我们内心袭来,唯愿此生能成为如兰花一般的君子。

做一个品味高雅的人,不世俗,不势利,坚守内心,不戚戚于贫贱,不汲汲于富贵。


《兰花》

宋·杨万里


雪径偷开浅碧花,永根乱吐小红芽。

生无桃李春风面,名在山林处士家。


兰花禀天地之纯精,优雅超脱,不与桃李争艳,不媚世俗而悠然自得。

兰花之美,美得仪表高雅;兰花之香,香得幽远飘逸;兰花之纯,纯得皎洁无暇。

它虽色彩素洁,花香清淡,但显得是那样的妩媚清雅,摄人心魄,给人带来幽静而美好的无限遐想。




《咏兰》

元·余同麓


手培兰蕊两三栽,日暖风和次第开。

坐久不知香在室,推窗时有蝶飞来。


春日,微风送暖,兰花次第,推开木格花窗,几只蝴蝶翩然飞入。

哦,原来是呆在房间里太久了,闻不到兰花若有若无的香气,蝴蝶却循着香气,不请自来。

当生活遇到瓶颈,不妨出去走走,看一看花开,听一听鸟叫,内心自会豁然开朗。


《画兰》

清·孙原湘


离骚一种旧根苗,湘水湘云绿共摇。

认取春风双影子,不闻香气也魂销。


兰花之幽,有因藏身深谷的幽隐,又因有清淡逸爽的幽香。这种不以靓色招蜂引蝶,独以芳气自敛于荒寂幽谷的品性,

若静心坐于兰室,待有风过,就会有如淡烟袅袅的幽香渐渐入鼻,慢慢俯身,这种香简直让人心旷神怡。

喜欢兰花的人,一定是个儒雅的谦谦君子。

中国人对兰花的热爱,是骨子里的。

兰花那儒雅的品格早已成为中国人集体性格的一部分。被国人看在眼里,刻进字里,绘在画里,写在诗里,说在话里,注入心里......

二月春风起,风吹兰花香。

相关推荐
返回顶部